書話十題

《中國當代小說叢書》

段彩華的《神井》


馮鍾睿作:段彩華像


馮鍾睿作:司馬中原像

一九六O年代初,我熱愛台灣的現代小說,白先勇、王文興、王禎和、陳映真、七等生以外,司馬中原、朱西寧、段彩華和鄧文來都是我喜愛的作家。五十年後的今天,我的書架上還有一套由他們組成,不完整的《中國當代小說叢書》。這套叢書由司馬中原主編,一九六三、六四年由高雄大業書店出了第一輯五種:朱西寧的《狼》、段彩華的《神井》、鄧文來的《其其里克之夜》、司馬中原的《靈語》和楊念慈的《風雪桃花渡》。

楊念慈當年已在「大業」出過幾本書,可惜未讀過。鄧文來的風格與「鳳山三劍客」相似,題材多以大漠、鄉間人物為主。司馬中原和朱西寧名氣響噹噹,不需介紹,倒是段彩華要寫兩筆:段彩華(1933~)是江蘇人,一九四九年在長沙從軍,在台灣退伍後,主要從事記者、校對,並曾主編《幼獅文藝》。他作品的特色是「擅於運用動態描寫,使之有蒙太奇般的效果」,能深刻地挖掘人性,充滿人道精神,並闡揚正義。

大業書店的主事人陳暉,說《中國當代小說叢書》選稿要符合兩個原則:

一是要表現手法力求新穎;——但並非標新立異。我們要儘量吸收西方的新的技巧;——但非橫的移殖。必須是西方的與東方的揉合。一是要具有民族的風格……

如此選稿嚴格的叢書後來不知還有沒有第二輯?

司馬中原和《荒原》

當他還沒有在電視台主持「靈異節目」和胡亂的談狐說鬼前,我是極之尊崇司馬中原的。雖然事隔近半世紀,家居搬動了十多次,從香港到北美,又從北美回來,轉了地球一圈,我的書架上還擺放着他的長篇《荒原》(高雄大業書店,1965) ,短篇《加拉猛之墓》(台北文星書店,1963) 和《靈語》(高雄大業書店,1964) ,這些小說是司馬中原前期的代表作。

江蘇人司馬中原(1933~)十五歲從軍,從未受正式學校教育,卻能成為家傳戶曉的名作家,傳奇的一生是由長篇小說《荒原》奪「首屆青年文藝獎」開展的。 當年的司馬中原是個很認真的作家,《荒原》初稿於一九五三年,是原名《大火》的中篇,後來屢經修改,至一九五九年才發表於台灣的《文壇》,一九六三年由大業書店出版,大受歡迎!

和很多我國成功的作品一樣,凡二十萬字的長篇《荒原》,寫的也是「人和土地」的故事。在洪澤湖東邊,有塊方圓百多里紅草荒原,這塊大地孕育了雷家、夏家、石家……等幾姓人的世世代代,這些樸實的農民和獵戶默默的承受百多年來的天災、瘟疫、人禍、戰亂……,他們忍受而後反抗,掙扎求存。李英豪在〈試論司馬中原〉(見《靈語》代序)中,多以《荒原》作例去肯定司馬中原的成就,並說這個長篇是「史詩」式的巨著。

朱西寧早期的短篇

原名朱青海的山東人朱西寧(1927~1998)熱愛寫作,一九四七年在南京《中央日報》副刊上發表首篇短篇小說《洋化》,一九四九年參軍後,在台灣軍中仍埋首創作,與司馬中原及段彩華合稱「鳳山三劍客」,是著名的軍中作家,出版長短篇小說數十部之多。他第一部小說集《大火炬的愛》(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,1952)出版後,自覺「亮劍過早」,雖仍創作不斷,卻要等到十一年後才一次過推出兩部短篇:《鐵漿》(台北文星書店,1963) 和《狼》(高雄大業書店,1963)。

早期的朱西寧

朱西寧的小說,是繼承了三十年代的寫實主義,而發揮得淋漓盡致。《鐵漿》和《狼》是朱西寧早期的代表作,兩書共收十九個短篇,內容重點多寫北方的農民和鄉土,尤其是作為書名的這兩篇,前者寫農婦借種而與人通姦,後者寫鐵路初現於神州大地時引起的沖激,發表時轟動台灣文壇,奠定他一生以創作為業。司馬中原在《狼》的前言中,對朱西寧小說的人物有極中肯的表述,他在《試論朱西寧》中說:

他筆下的人物,代表着民族傳統的兩面:一面是躍動向前的,一面是停滯顫化的;這兩觀念的衝突,成為民族悲劇之主要導線。因此,他每篇作品都有着悲劇的延伸性,伸向痛苦,伸向顫動,伸向血淚交織的歷史汪洋……。

懷念許芥昱

許芥昱在演說


許芥昱在寫作中


窗外「浣熊」(颱風名字)在咆哮,狂風暴雨猛力敲擊着窗戶,維港兩岸的燈火都被淹沒在黑雨的背後,我突然想起許芥昱來。

一九八二年一月四日,豪雨在三藩市灣區任意肆虐,一堆傾瀉的山坭把「枕山釣海樓」衝塌,把學人許芥昱捲走了!

許芥昱(1922~1982)生於四川成都,一九四O年入讀西南聯大,主修工程,但對文學卻有濃厚的興趣,曾企圖跟沈從文學寫小說,隨聞一多寫詩,可惜因時局不穩定,家事煩瑣,未成事。但許芥昱非常仰慕聞一多,他那把終生未剪的山羊鬍子,正是「聞一多式」的招牌。

一九四四年,許芥昱得清華大學文學士後,旋赴美任中國空軍駐美首席翻譯官及語言顧問,後得俄勒崗大學新聞學碩士,史丹福大學中國現代文學及思想博士。許芥昱畢生從事教育,任美國多間大學教授,致力推動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,桃李滿門,成就最高的得意門生葛浩文(Howard Goldblatt),是首位以研究蕭紅得博士學位的外國人。

許芥昱不幸離世後,葛浩文與好友香港留美學人張錯(翱翱),合編《永不消隱的餘韻》(香港廣角鏡,1982),副題《許芥昱印象集》收錄許氏數十友好的文章,悼念這位一代學人!

許芥昱的《秋絲草》

《永不消隱的餘韻》是十六開本,一七O頁,收柳無忌、袁可嘉、蕭軍、戈寶權、趙無極、余光中、聶華苓、白先勇、鄭愁予、陳若曦……等四十九人的幾十篇悼念文章,記述了他們與許芥昱交往的經過,書前書後還有他的年譜、照片和他的墨寶及着作表,作為一本記念集,算是非常詳盡的了。

此中最有價值的,是季博思(Donald A. Gibbs)的《許芥昱對漢學的貢獻》,他特別推崇了許芥昱的《二十世紀中國詩》、《周恩來傳》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藝》等著述。

許芥昱多才多藝,他著作等身外,還擅書畫,開過展覽;他的著述多以外文寫成,中文版的小說,只有《秋絲草》(台北時報,1982)。

《秋絲草》是大三十二開本,一七三頁,收〈小手提箱〉、〈青年叛徒〉、〈燈籠上的玻璃〉……等十個短篇和劇本〈我是一個美國人〉,都是他一九四O及五O年代的作品。金恆煒在代序〈狂狷的詩人儒雅的文士〉中,說許芥昱計劃休假一年或在退休後開始他寫小說的大計,可惜永遠不能實現了!

最諷刺的是《秋絲草》出版於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,三天後遭意外的許芥昱,大概未能見到這本在地球另一面台北出版的小說集!

端木《大時代》


一九七O年代,香港有人重印了端木蕻良的《科爾沁旗草原》、《大地的海》、《江南風景》、《憎恨》 ……等小說,曾掀起一陣閱讀及研究熱潮,遺憾的是他一九四O年代創作巔峰期發表在報刊的作品大多未結集,未能讀到。

一九九O年代,內地學人孔海立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修比較文學博士,他的論文是《一位來自東北的不幸繆斯:端木蕻良論》。這位專家有感於端木蕻良一九四O年代的創作很重要,如果不結集出版,將是中國現代文壇上的大損失。於是,他開始搜集、整理,與前輩夏志清合編這本《大時代:端木蕻良四O年代作品選》(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一九九六)。此書編了一年有多,希望趕在端木還在生時出版,可惜還時遲了,在端木辭世後一個月的十一月才面世,他看不到了!

《大時代:端木蕻良四O年代作品選》是大三十二開本,四百多頁三十餘萬字的大書,書分小說、家庭史、戲劇和電影、論文四輯,是收錄他此時期作品最齊全的選集。難得的是作品以外,還有端木逝世前最後的題詞,夏志清、王德威、呂正惠、葛浩文、鄭培凱的序,孔海立的《端木蕻良小傳》、導言和由他整理的《端木蕻良四O年代作品總目錄》,並註明所載刊物,方便研究者按目選讀,能出版這樣一本專着,實在是研究者之福!

蕭紅專家葛浩文


 

中文名葛浩文(Howard Goldblatt,1939~)的美國著名翻譯家,是印第安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,曾受業於柳無忌和許芥昱。他的翻譯嚴謹而講究,「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」,還被喻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的「接生婆」,是目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國文學翻譯家。他譯過蕭紅、陳若曦、白先勇、古華、賈平凹、莫言……等人的作品,最重要的當然是「蕭紅」,因為沒有蕭紅,就沒有葛浩文

一九七O年代初起,葛浩文兩次前往日本、香港和台灣,尋訪蕭紅故友,搜集史料以完成其成名作博士學位專著《蕭紅評傳》(香港文藝書屋,1979),是蕭紅研究最重要的文獻。

葛浩文可以用中文寫作,劉以鬯編的《中國新文學叢書》中,就收有他的《漫談中國新文學》,後來又出了《弄斧集》(台北學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1984)。這本二十多萬字的文集,收《東北作家群》、《中國現代文學》、《書評‧序文》、《悼文》和《散文》五輯,書後還有他的寫作年表。葛浩文在後記中說他的這些文章是「班門弄斧」,實在過謙了,事實上《弄斧集》是本擲地有聲的現代文學著述。

我的這本《弄斧集》是葛浩文一九八九年簽贈的,撫書懷人,沒見面二十多年了,想他必已退休,安享晚年了!

古楚國來的戰士

楚戈的水墨《鴻圖》


楚戈的插圖一


楚戈的插圖二


楚戈的插圖三



原名袁德星,從「古楚國來的戰士」楚戈(1931~2011)是湖南汨羅人,他今天已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評家和藝術家,深受藝術界的推崇。而一九六二年為《文藝》繪插圖時的楚戈,其實只是位軍中的小兵。石慢在談楚戈作品的〈邁向「現代中國繪畫」之路〉(見采詩藝術事業版《楚戈作品集》,1991)中說:楚戈的作品深受西班牙畫家米羅(1893~1983)及保羅克利(1879~1940)的影響。「光是最簡單的線條本身,便有充份的表現張力,放手施為,便可完足地創造出具有自我內在意義的世界……楚戈自己所着迷的克利風格特色,原來也正是他自己的藝術中最根本的要素——綿延不斷的線條」

楚戈當年的這些速寫線條畫,據說都是在軍中聽訓話或開會時隨手繪畫的,而且隨畫隨發表,大多沒留底稿,而他近年所出的畫冊中,多是色彩鮮艷斑斕的水墨,則《文藝》中所載的近百幅線條素描便更為可貴了。

我欣賞圖畫的三大要點是:色彩、構圖和動感。大家請看附文這幅畫:一位身形瘦削的男子,背握雙手垂頭喪氣的朝向落日慢走,他的失意、沮喪,盡在垂頭、彎背中表露無遺,從不斷的「之」字路中傳遞給讀者,令讀者也為他歎息。這是袁德星為碧原的小說〈代罪的羔羊〉而繪的。

愛玩耍的「火鳥」

原名袁德星的楚戈(1931~2011)是湖南汨羅人,他是國際知名的藝評家和藝術家,同時也是以詩聞名的台灣文人。楚戈的第一本創作是詩集《青菓》(台北駝峰出版社,1966),跟着是藝術評論集《視覺生活》(台灣商務印書館,1968) 和紀錄文藝座談會的《紀錄文學》(台北十月出版社,1969)。第一本散文創作集,則是大家如今見到的《再生的火鳥》(台北爾雅出版社,1985),封面畫和題字,都是他自己的手筆。

一九八O年楚戈罹患鼻咽癌,經過三年放射治療的折磨,從鬼門關轉了一圈回來。朋友們為了慶賀他重生,替他搜集過往多年來發表的散文,編了這本《再生的火鳥》。楚戈則認為:文章發表後,得以結集存放一起,是另一種「重生」。

《再生的火鳥》有三百多頁,分《生死之間》、《玩耍人生》、《自然的召喚》、《交遊與見證》、《牧歌》、《拾零集》和《故事》七輯,收散文近三十篇,是本藝術論文以外的純散文集。最難得的是書後還附有由他自己撰寫的〈楚戈寫作年表〉,紀錄了他一九八五年前的寫作活動和生命歷史。

以漢字寫作的韓國文人許世旭是楚戈的好友,為他寫序時,强調了他一生「玩寫字、玩水墨、玩詩文、玩煙雨、玩溪流……」,都玩得盡興且投入,是愛玩耍的「火鳥」。

楚戈在香港

楚戈很早就在香港的文藝期刊上出現。一九六O年代初期,丁平主編《華僑文藝》(後改稱《文藝》),楚戈已在此寫詩和散文,還繪了不少單線條的抽象素描插畫,估計近百幅。我就是在這本期刊上知道楚戈,並立即愛上他的詩和畫。

一九八三年楚戈病癒後,得畫家好友李錫奇之助,到香港「大一設計學院」作短期講學,住在銅鑼灣利園大厦,目的是邀請闊別三十四年的母親到港短聚,後來他還出了本散文集《如火的傳奇》(香港香江出版公司,1987)。

《如火的傳奇》是三十六開本袋裝書,一七六頁,收《迂迴的路》、《母親的手》、《純真的世界》、《生死之間》和《如火的傳奇》等五輯,共十九篇,大部分都是從《再生的火鳥》再選用的。其中〈生死之間〉寫他治病期間的掙扎,〈母親的手〉寫他永不能忘懷的慈母,是楚戈一生中難以釋懷的兩件事。〈如火的傳奇〉則寫陶瓷界苦行僧孫超苦學的傳奇。楚戈書最大的特色是常加入插畫,《如火的傳奇》則除了插畫外,書前還有一組楚戈與家人及友朋共攝的生活照。

出《再生的火鳥》時,楚戈以為生命已接近尾聲,此所以附錄了有總結意味的《楚戈寫作年表》,想不到他的生命力超乎尋常,再多玩二十幾年,才於二O一一年三月大去。